武汉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甘肃新闻

【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聚集金融资源助力经济发展——武威市普惠金融助推转型升级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6-04-20 11:05:38

记者 马顺龙

武威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功能,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向地方经济发展,使金融真正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拉动作用。2015年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16.09亿元,同比增长15.83%,是2010年的2.5倍;各项贷款余额696.20亿元,同比增长31.87%,列全省市州首位,是2010年的4.3倍;存贷比为85.31%,比2010年提高了35.5%。今年至3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07.29亿元,同比增长28.16%,存贷比为86.11%,增量存贷比为190.22%,资金运用充分,保障有力。

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武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完善覆盖全市的信用体系,营造讲诚信、守秩序的金融环境。通过促进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的深度融合,构建金融支持发展政策体系。支持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运用支农再贷款引导激励、金融扶贫主办行制度等金融政策措施,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建立扶贫贷款责任共担机制,将贷款发放、清偿等纳入基层政府考核内容,特别是在涉农贴息贷款发放中,市县政府部门、乡村组织和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入户,共同审核把关,确保了各项贷款的贷得出、用得好、有效益、收得回。

武威市先后与国开行、农发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甘肃分行等多家省级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授信协议,绝大多数授信得到落实。仅2015年新签订授信协议达3100亿元。积极争取域外银行和外汇支持,去年底在兰9家域外银行投放武威贷款余额142亿元,利用世行、德促、以色列政府等外贷资金折合人民币15亿元。适时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等融资服务活动,通过创新开展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的“创业贷”“税易贷”“助保贷”“商协贷”“惠商通”等业务,有力地支撑了工业园区、工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2015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8亿元,是2010年的21.9倍,五年累计2826亿元,年均增长85.4%。

武威市还十分注重金融基层基础建设,着力提升综合融资能力。引进交通银行在武威设立分支机构;整合改制凉州区、民勤县信用社,成立农商银行。新建贫困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109个,当年实现了贫困村便民金融服务全覆盖。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4家,营业网点336个;整合组建集金融服务、交通投资、集中供热、水务投资、旅游开发等7个投融资板块于一体的政府融资平台,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3亿元、私募债券10亿元。其中2015年获得授信89.16亿元,融资到位69.14亿元。

引导资金注入更多领域

武威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去年,市级和县区级财政分别配套2420万元和4840万元,为242个村建立村级互助资金;从历年结余和盘活资金中安排1.23亿元,对当年脱贫人口12.3万人,按人均1000元补助用于设施农牧业定植进畜;出台支持重离子产业联盟、甜高粱产业种植、加工和机械制造等贴息和奖励政策,市财政当年安排2000万元对甜高粱产业种植、加工和机械制造进行贴息奖励;安排6175万元风险补偿基金,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小额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各级财政当年累计安排贴息5.19亿元,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探索建立农户联保、财产抵押担保、生产设施设备担保、林权担保、应收账款质押、第三方担保、村社干部担保、双联干部担保、公职人员担保等机制,加快设施农牧业、林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等确权颁证。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达到8家,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额4.23亿元。充分尊重和满足贫困群众贷款意愿,对有致富能力、符合条件、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想方设法满足其贷款意愿;对缺乏致富能力、但有贷款需求的,发挥政府引导、协调作用,由致富能人、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使用贫困农户贷款,并签订带动协议,确保贷款农户增加收入。制定《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管理办法》,严格审核发放程序,严格使用管理。2010年到今年3月底,全市先后争取投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五项惠农贷款320.7亿元,农户户均9.2万元,覆盖全市80%的农户。2015年按新标准全市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14.31万人,民勤县整体脱贫。实施的7.2万人“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共搬迁8.43万人。

武威市还积极推进中小微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至去年底,全市有123家企业在省内外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累计融资6885万元,其中2015年新增50家、融资5200万元。2015年新增1户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今年1至4月,全市有42户企业被省里列入上市后备库,有16户拟上“新三板”的企业已经与券商开始对接,有2户企业已完成“新三板”挂牌股改等工作已进入最后审核阶段。

金融助力发展喜结硕果

通过发展普惠金融,落实基础设施领域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保障性住房贷款、重大交通水利建设项目贷款等,有力支撑了重点项目的实施,推进了城乡水、电、路、渠、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2015年,武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7.6亿元,是2010年的4.4倍;其中规模以上620.1亿元,是2010年的3.6倍;五年累计完成3162.8亿元、年均增长34.3%,其中规模以上2534.1亿元、年均增长29.2%。

通过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等普惠金融政策,全市2015年涉农贷款余额占全市贷款余额的71.76%,有力支撑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发展。全市设施农牧业新增67.82万亩,累计达到85万亩、户均2.5亩;特色林果基地新增136.2万亩,累计达到155.66万亩、人均1亩,农业增加值居全省市州首位。

金融的强力支撑,保障了工业强市、城乡融合、生态立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带动武威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16.19亿元,列全省14个市州第6位,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1.7%;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3.45亿元,是2010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6.84亿元,是2010年的4.2倍,年均增长33.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702元、9101元,年均增长13.4%和14.9%。

  • 上一篇:武威古浪抓非公企业党建促发展
  • 下一篇:武威民勤多措并举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