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太行论文”我们应继续写下去

发布时间:2016-04-25 03:25:31

    □燕赵都市报评论员

    当一位学者用平生所为诠释“学以致用,报效人民”的全部内涵,我们相信,他作为民族脊梁的道德坚守与作为科学家的价值追求,都已得到了最高意义的实现。

    燕赵都市报最近连发报道,记述河北乡亲送别、缅怀“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现在,痛惜的感情仍在激荡,更多思考则围绕着这位学者纯净的精神世界而展开,人们高山仰止这位农大教授“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伟大品格,更忍不住追问:到底是什么铸就了李保国精神?如果缅怀不仅意味着颂扬也代表继承心志,我们又该如何传承他崇高的生命价值观?

    第一次听说这位“新时代愚公”传奇的人,心灵的震动往往是从一种强烈对比中产生的。一位熟识李保国的农民说,他是最没有“教授范”的教授。确实,有那么一些“教授”开会、出书、攒粉丝、博奖项,往来非富即贵,最不济也争取在媒体上混个脸熟,而李保国教授的心愿竟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农民=我”,有多少教授能写出这样的人生价值公式?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举家扎根山区13年,一辈子奔波在校园和大山之间,以及生命最后48小时还殚精竭虑为扶贫项目操劳这样的代价?而他,做到了!

    像其他卓越的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样,李保国在学术和教学上硕果累累,桃李天下。除了通常意义的“成就”之外,他心里还装着一篇自己看得比世俗评价更重要的“论文”。这是一篇关于知识和知识分子真正价值的论文;也是对于他——一位林业科技工作者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的最终检验的论文;还是一位良心学者关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邃思考的论文。他用36项林业推广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帮助农民纯增收28.5亿元,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这一项项需要以“一生”为时间单位度量的成果,完成了这篇论文;他用“浆水苹果”、“富岗苹果”、“绿岭核桃”一个个响当当的绿色产业名牌,完成了这篇论文;他用邢台前南峪、内丘岗底村、临城凤凰岭、平山葫芦峪,以及更多太行山岭上那从不毛之地挺拔而出的森森绿林,完成了这篇论文……三十年心血滴尽,换来140万亩荒山重披绿装,10万农民脱贫致富,这篇“人生大论文”,实践了李保国“一生做成一件事”的承诺——我要用科技的力量让穷沟变富,让荒山变绿。他的人格魅力,他的“论文”成色,人间从此有公论。

    当一位学者用平生所为诠释出“学以致用,报效人民”的全部内涵,我们相信,他作为民族脊梁的道德坚守与作为科学家的价值追求,都已得到了最高意义上的实现。今天,李保国教授在与不在,太行深绿处,他非凡的抱负与伟岸的精神永远闪闪发光。生命至此,重于泰山!学人至此,夫复何求!

    像李保国、袁隆平这样的知识分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不回避更不辜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意识,敢以大勇气和大智慧直面如“农民脱贫、山区发展”这样重大而艰难的民生课题,并以学者的严谨和创新精神以及赤子的诚挚热情,砥砺前行,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也因此取得令人敬仰的成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李保国教授的精神如巍巍太行矗立于前,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学习他对于人民深厚无私的感情投注,学习他事业上令人惊叹的专注和热忱,更学习他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修剪枝杈、用毕生心血倾灌贫瘠土地的务实奉献……这才是向这位真正的时代楷模致敬的最好形式。李保国教授留在巍巍太行山上那篇动人而恢弘的“论文”,我们应该继续写下去……

    点击进入专题

  • 上一篇:身后果香满太行——追记“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
  • 下一篇:太行山作证——追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