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荒滩地迎来“金凤凰”——阳原县加快新能源开发建设

发布时间:2016-05-16 16:07:00

    □河北日报通讯员 田建辉

    河北日报记者 王雪威

    沿着宣大高速向西进入阳原县境内,燕山余脉脚下入目满是光耀四射的发光板,好似一片蓝色的海洋。目前,阳原县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200兆瓦,后期工程正在强势推进,一座巨大的光伏发电基地正在阳原崛起。

    科学决策,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阳原县地处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过渡带,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总时长2842.4小时,日照率为65%,日照时数的独特优势有利于发展光伏发电项目。

    阳原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发展新能源政策机遇,结合自身资源特点,超前运作,狠抓落实,将新能源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先后赴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跑办,并编制实施了《阳原县新能源发展规划》。通过积极争跑,已与福建德和、江苏顺风、北京天成瑞源、国电、大唐国际、北京天润、河北华电、中德环保、东旭集团、河北东昊、保定光为、内蒙古香岛12家大型新能源企业签署了战略性合作协议,总投资191.5亿元,规划建设容量1776.5兆瓦,其中大型光伏电站项目1360兆瓦。

    目前,总投资40亿元的阳原东润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光伏发电场项目规划建设容量300兆瓦,已并网发电180兆瓦;总投资25亿元的中久能源开发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电站项目规划建设容量260兆瓦,要家庄发电场备案20兆瓦已并网发电。

    提升服务,确保新能源项目顺利运营

    “光伏发电项目的落地是阳原经济转型发展所迈出的重大步伐,将有效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补齐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阳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力支撑了精准脱贫和全面小康建设。”阳原县委书记孙海东说。

    为加快推进建设进度,阳原县有关部门按照制定的规划目标,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践行招商引资承诺,主动帮助企业协调土地、交通、大型设备、劳务用工等事项,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动并组织本地及周边地区百姓做好劳务保障,在大片荒地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百姓收入,极大地方便了入驻企业前期项目建设和后期并网运营。

    针对新型产业,该县专门成立了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地调研全县每一个新能源项目,将全县新能源产业项目细化分解,每一个项目至少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跑办项目备案、电网接入等由省、市审批的各项手续。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县级审批效率,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新能源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为新能源产业项目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

    与此同时,县里还成立了由发改、工信、电力等部门组成的协调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带队,多次赴工程现场进行调度,为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扩容升级,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

    阳原县南北两山海拔高度为1200米—1900多米,风速在8米/秒左右,风力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开发风电场项目。全县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豆类、葵花、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年可利用的作物秸秆及果木枝约40万吨,秸秆资源充分,适宜建设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在光伏发电多点开花的基础上,阳原县经过积极争跑,引进了总投资40亿元、装机容量396.5兆瓦的风电场项目。其中河北大唐国际风电开发有限公司阳原熊耳山风电场一期工程、国电阳原松树梁风电场项目、国电阳原磁炮窑风电场项目、国电阳原浮图讲风电场项目,均取得省发改委下发文件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总投资10亿元、装机容量100兆瓦的华电国际电力风电场项目目前已签订合作协议,正在跑办前期手续。总投资10亿元、装机容量100兆瓦的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风电场项目也已签订合作协议,前期工作已经展开。

    此外,该县通过招商引资还引进了由中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阳原县鑫光华生物质能热电厂新建工程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规划建设容量30兆瓦,目前项目已立项,预计近日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消耗秸秆25万吨,发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可上网电量约1.6亿千瓦时,上缴各项税费900多万元。

  • 上一篇:张家口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呈增长态势
  • 下一篇:2016河北“全民健身、绿色骑行”大赛落下帷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