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保驾助力2016“哈马”国际赛事

发布时间:2016-08-31 04:16:23

8月28日,哈尔滨市国际马拉松大赛正式拉开序幕,参加竞赛近三万余人。哈尔滨市卫计委要求所辖医院医疗队伍面对比赛途中的各种突发状况,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反应。当天,哈市卫计委刘楠副主任亲自挂帅,坐镇医疗前线指挥全力保障医疗救治的顺利进行。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担任本次大赛38-42.196公里的医疗救援任务,医院共派出45名精兵强将,在早上6点30分前全部就位。此外,市一院党委书记钱朝霞还亲自率领80人的拉拉队员为赛事站脚助威。

市一院副院长张东辉担任医疗队指挥,经过细心统筹安排,根据救援职能不同,在4.196公里内,每200米处都安置了救护人员,充分的将这一路段的医疗安全覆盖。早早来到现场的工作人员一边吃着简单的早饭,一边进行准备工作、统筹、勘察地形、巡视定点医护人员,没有一丝的松懈。

市一院医疗保健救援队的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由于赛程较长,途中的卫生间数量有限,医疗队员连水都不敢多喝一口,怕去卫生间的这段时间发生意外。大家都驻守在自己分担的点位上,严密的观察着每一位经过眼前的选手们的呼吸频率、表情和跑步姿势。一方面为他们呐喊加油,同时也叮嘱选手要量力而行,如果感到不适,可以降低速度或停留休息。

张东辉副院长介绍说,本次赛事的医疗救援分三个类别,一类伤员是发生意识不清、心脏骤停需要立即除颤等较为严重的突发状况;二、三类伤员为常规的挫伤、扭伤、或者摔倒等造成的外伤、肌肉痉挛抽搐、皮肤损伤造成的血泡等。整个赛程要由医护人员和急救人员共同协作,在每个定点距离范围内进行指向性的引导救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有效的措施,才能把伤员的伤情及时处理妥当而不影响大赛的顺利进行

医务部史东民主任介绍,这次马拉松的赛程较长,整个途中都有安全隐患,起点人员较多,容易发生踩踏和撞伤等意外,所以特别安排了医生在急诊科待命,一旦有情况严重的伤员,要在第一时间送往市一院急诊科留观处置。赛程中间是发生晕厥、体力不支及其他意外的中心地带,要求医疗队员要提高警惕、严密观察。赛程的终点是活动的重头戏。专业马拉松选手都会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顺利通过,大约11点左右,大部队在陆续到达终点的视线范围内,而这些人多数是业余选手、马拉松爱好者甚至是参与者,临近终点是体力严重透支的极限,往往在这里容易出现问题。

随着陆续被救治伤员的增加,护理部李艳奇、刘墨等多位护士长一方面在微信群内汇报冰袋、药物喷剂、纱布等物质的调用和分配,一方面徒步转运物资,年轻的队员也骑上自行车来回分发药品和补给,使整个医疗救援线不间断、不停歇的运作。

本次“哈马”活动,市一院为运动员出现的肌肉痉挛等各类状况保健171人次。在秋老虎的烈日下,哈市第一医院医疗保健救援队伍一直坚持到下午三点半才统一撤出比赛场地,百年市一院医疗队用精湛的医术保障了赛事终点路段运动员的医疗安全。(江丽波 苏滨)

分享到:

(责编:韩婷澎、丁洋)

  • 上一篇:哈尔滨—郑州—绵阳航线正式开通每周执行3班
  • 下一篇:黑龙江垦区大兴农场社区第一居民委弹好“八弦琴”奏响“两学一做”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