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村里有面“家训墙”,好家风让人“明事理”

发布时间:2016-09-20 18:49:30

村里有面“家训墙”,好家风让人“明事理”

跃进村“姐妹议事会”关爱留守儿童 书新 摄

法治报记者 刘海 法治报通讯员 任宏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崇明竖新镇以村规民约、姐妹议事会和家风家训为抓手,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努力预防化解社会治理突出问题,有力保障了村民的安居乐业。如今,惠民村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一步一景,那是因为该村公布了“村规民约”,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 跃进村成立了“妇女之家——百言堂姐妹议事会”,围绕美丽人生、美丽家庭和美丽乡村开展服务工作; 仙桥村矗立了一面“家训墙”,成为村里文明风尚的“净化器”。

姐妹议事会引领人人参与社会治理

2014年,跃进村成立了“妇女之家——百言堂姐妹议事会”,旨在组织妇女代表和群众议身边事、议家庭事、议集体事、议国家事,在议事中参与农村事务管理,拓宽妇女在群众自治、村民参与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姐妹议事会的成员由村妇女干部、各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和村办企业的妇女代表组成,主要围绕美丽人生、美丽家庭和美丽乡村开展服务工作,通过调研、收集意见等方式,了解妇女诉求,定期参加“白玉兰开心家园”组织的人际沟通、家庭矛盾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议事活动,每年召开一次观摩会,引领广大妇女热情投身各项社会治理工作。

2014年底,姐妹议事会通过提案、议事、表决等环节,确定“拆除违章建筑,建设美丽跃进”为议事项目,通过姐妹议事会成员带头拆除、上门做思想工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中半边天作用,使全村10多家历史性的违法建筑在短短的2个月之内全部拆除,主动为村两委排忧解难,有力推动了社会治理难点问题的解决。

2015年起,姐妹议事会以“爱我跃进 清洁家园”为主题开展活动,将每月15日定为环境清洁日。早上8点前,姐妹们带着劳动工具自觉地到村委门口集中,由村妇女主任给大家分配包干区域。每次公益劳动期间,文明走廊绿化带、河道两旁、村委绿化集中区等全村各个区域,到处流淌着姐妹们辛勤的汗水,到处回荡着姐妹们幸福劳作的欢声笑语。她们将每月一次的集中环境整治活动当作团聚的机会,每一次的活动总结中都能听到她们充满正能量的朴素话语。

家风家训破解法治难题

崇明的哥郁俊德回乡时发现,他所在的竖新镇仙桥村多了一面“家训墙”,引得游客、村民纷纷驻足观看。

家训墙长约50米,高约3米,展示的是仙桥210余户村民的好家训,配以古代家庭美德代表人物的卡通形象。村主任管仕忠说,“仙桥村先后三次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这些是从征集到的五百多条家训中甄选出来的。”

这210多条家训不仅上了村里的“家训墙”,也被各自家庭请来村民书法家写成条幅,自豪地悬挂在客厅。郁俊德看了很羡慕,“我在市中心开出租车,平时难得回家,竟然错过了这么好的参与机会。”他和家人商量,也写了一条家训送到村委会,希望能书写好悬挂在家中。

“我家的家训很简单,就是‘好人一生平安’。我要让全家人以此为做人的准则,努力工作,平平安安过一生。”

家训背后凝聚的是一个个温暖有爱的家庭。范晓昌家的和美秘诀是“读书明理、宽容大度”。已退休的范晓昌和妻子黄玲娟为人谦和,乐于助人,连续几年被村里评为五星级文明户。走进他们家的客厅,有两个醒目的书橱,那是远近闻名的百姓书屋,这既是范家每日读书看报的场所,也是邻居上门阅读交流、借书的好去处。他们教育子女不要为功名利禄而读书,而是要为明事理而读书,同时要与兄弟、世人和睦为贵。老范家和村民从来没有红过脸,“这并不代表从来没有碰到过被‘欺负’ 事件,而是能让就让,能忘就忘,知足常乐,宽容大度。”

“这些家风家训短小精悍,看得见,摸得着,让村民们有机会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在法治空白地带开启了一个村民自愿管理自觉实施的新模式。”管仕忠说,家训墙成了村里文明风尚的“净化器”,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 上一篇:市民欢聚小剧场 中秋欣赏好剧目
  • 下一篇:电信诈骗背后是个“灰色江湖” 专家提醒用户“扎紧篱笆防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