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江苏新闻

“洋镜头 新视野”:看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老门东

发布时间:2016-09-27 06:41:41

新华报业网讯 聚焦、按下快门,“咔嚓”一声,眼前的白墙黑瓦、青石板路被镜头定格。

9月24日上午10点,“洋镜头新视野——洋眼看江苏”摄影大赛首场摄影采风活动在南京老门东举行,40多名来自南大海外教育学院、南师大国际教育学院等高校的留学生参加了活动。

“洋镜头 新视野”:看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老门东

(本文图片皆来源于新华报业集团视觉中心 )

他们举起相机,聚焦老门东街头的布画、竹刻、剪纸等,用镜头记录下最原汁原味的“南京味道”。

来自越南的郭式玉英告诉记者,他喜欢用延时摄影来拍下南京的山水和街头的风光,他说延时摄影这种将时间压缩的拍摄技术最能体现时间的流逝,也最能表达他来中国这些年的心情。

“洋镜头 新视野”:看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老门东

郭式玉英来中国7年,他高中的时候就来到中国读书,后来考取了南京大学,学新闻传播。郭式玉英现在已是大四的学生,面临毕业,他告诉记者,他毕业后想留在中国从事媒体行业,之前曾在江苏卫视做过外聘主持,也在新浪实习过,现在已经向新浪、腾讯、百度的媒体部投过多份简历,不过还没有回应。郭式玉英告诉记者,他一直很喜欢摄影,经常在南京到处走走,捕捉一些自己觉得很特别的镜头。

当记者询问他拍摄过哪些特别的照片时,郭式玉英说,第一次来南京参观是2008年,当时南大仙林校区还是一片荒凉,几年过去,南大仙林校区的树已经长很高了,两个不同时期拍下的南大校园是他捕捉到的最特别的镜头。

“洋镜头 新视野”:看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老门东

来自加拿大的Igor调好镜头,对准亭子里表演越剧的女子按下快门,他告诉记者他觉得穿古装的女子很美,他喜欢拍下有历史感的照片。2008年,Igor来南京做过半年的留学生,因为喜欢南京,去年又回到这里,边学习边工作,现在每天上午在南京理工大学学习,下午匆匆赶到南京信息学院授课,晚上还要去幼儿园教小孩子英语。他说南京是座很有历史感的城市,他最喜欢南京的老街,走在南京的街头,感觉身边到处都是故事。Igor还把他拍摄的照片给记者看,弹古筝的女子、做糖人的老师傅、吃豆花的小朋友,“每一张脸都像在讲述着一个不同的故事,很有趣”。

“洋镜头 新视野”:看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老门东

Igor收起镜头,走向他的伙伴们,那边有爱拍人物的Mukhtar,爱拍楼梯的Steven,他们也正在用镜头记录并诠释着他们眼中的独特风景。

“洋镜头 新视野”:看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老门东

据悉,这次摄影采风所创作的照片将集中收录在视觉江苏网(江苏图片库),并于12月初参加届时举行的“洋镜头新视野——洋眼看江苏”摄影大赛。

“洋镜头 新视野”:看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老门东

附:“洋镜头新视野——洋眼看江苏”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洋镜头新视野——洋眼看江苏”摄影大赛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

征稿时间:2016年9月20日-12月1日。

征集内容:记录外籍人员在江苏学习、生活,实现自身梦想故事的照片;记录外籍人员在江苏工作、创业,为江苏发展做贡献故事的照片;记录外籍人员和江苏人民友好交往,建立深厚情谊故事的照片;展示江苏自然山水之美的作品;展示江苏人文风俗风情的作品;展示江苏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成就和变化的作品;展示外国人眼中的江苏人真实生存状态和生活场景的作品;展示在江苏生活的外国人真实生存状态和生活场景的作品。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期间,外国友人在江苏境内拍摄,或者在江苏境外拍摄但含有江苏元素的照片,都可以参赛。

投递方式:作品请配文字说明打包发送至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付岩岩 余萍 肖勇 乐涛

  • 上一篇:物联网养鱼:农民变“懒人”效率变两倍 鱼儿还没鱼腥味
  • 下一篇:女子欲跳楼轻生邻居合力救援 警方:6名见义勇为市民已找到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