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热线
主页 > 娱乐新闻 > 娱乐评论

经典网文IP影视化 如何真正做到优势叠加

发布时间:2021-04-22 20:06:43

《赘婿》

历史、穿越、玄幻类网文大IP正在掀起一股影视改编热潮。不久前收官的影视爆款《赘婿》《斗罗大陆》,以及预计年内播出且已备受期待的《雪中悍刀行》《风起洛阳》《庆余年2》等剧,都是由此类网文所改编的。而事实上,这样几类网文大IP在影视改编过程中,除了《庆余年》等少数几部,包括《赘婿》《斗罗大陆》《斗破苍穹》《将夜》《九洲·海上牧云记》等网络评分大多差强人意,或高开低走,或低开低走,口碑一直难以建立起来。与其网文原作的经典性与影响力相比,网剧改编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其中原因颇值得分析。

以言情为中心的网文IP,天然契合“她经济”消费语境,而历史、穿越、玄幻类原著小说,往往需要经历较大调整,以求获得原著世界观设定、爽感模式与市场受众的平衡

这批获得影视剧改编的历史、穿越、玄幻类网文IP,其原著小说往往具有较为广阔的历史社会空间、对历史发展新的可能性的大胆想象,以及对文学传统的类型重构和文化传统的价值重建,使其获得较高的文学成就,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史上的“封神”之作。

不用说已入选 “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作品”、获得学界、业界和读者共同肯定的《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在各自小说类型所进行的开拓,单说“文青作家”猫腻的《庆余年》《将夜》《择天记》就“以‘爽文’写‘情怀’”,成为读者眼中的经典之作。其小说人物以“逆天改命”的无畏精神,张扬人本价值。

作为网文界的“半部名著”,愤怒的香蕉的《赘婿》同样具有较为深广的历史和社会思想内涵。研究者吉云飞就认为,该小说具有较大的野心,试图以超长的篇幅和极大的抱负囊括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写家宅、江湖、天下的分型,“从家宅起笔,后破家入江湖,再进于庙堂。并超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陈旧史观,借力革命历史小说,探讨早熟的中华文明,在穿越者的推动下是否有自我更新的可能。”

然而,由于影视大众化与网文圈层化的差异、影视媒介叙事逻辑与小说叙事情节推进的不同,以及两者在规模篇幅上的难以一致,影视剧要完全忠实于原著进行改编并不现实,网文IP的影视剧改编必须进行主流化转译和媒介化转换,以适应媒介、受众、市场等多重需求。

《择天记》

以言情为中心的网文IP天然契合“她经济”消费语境下女性占据较大比例的消费语境,其原作本身结构相对简单,多围绕宫斗/宅斗形成权力争夺的快感模式,在影视改编过程中无须进行较大的类型转换;相比之下,历史、穿越、玄幻类原著小说,其庞大的世界观构架、复杂的思想内涵和往往以男性读者为中心的爽感模式,如穿越重生为主导(历史的后见之明所带来的碾压式快感),往往需要经历较大的调整,力图获得原著的世界观设定、爽感模式与市场受众的平衡。

改编过程中若在思想内涵层面“降维”、结构层面“重建”,尽管能更大程度满足各种类型受众的需求,却内在伤害了故事原有的结构逻辑,削弱乃至纂改了原小说由之产生的精神价值取向

从小说到影视,转换之处必不可少。但怎样的转化才是妥当甚至加分的,需要仔细思量。在历史、穿越、玄幻类原著小说向以大众、商业为中心的网剧改编的过程中,生产制作者往往本着以“稳”为先的原则,进行思想内涵层面上的“降维”与结构层面上的“重建”,谋求以某种商业通俗类型对网文复杂的历史思想脉络进行重新处理。

如《赘婿》为迎合当下以女性观众为主体的 “她经济”影视文化消费潮流,谋求类型的叠加,将原小说中的满足男性读者爽感模式的内涵进行较大的改编:第一,借鉴《庆余年》在篇首将“穿越”处理为一种将现代价值观置于古代社会的小说写作实验的成功做法,通过虚构“网文作家因为签约平台的要求而进行重写”这样一个情节,既凸显“虚构性”,又向观众交代了网剧类型的大调整;第二,强化原著中宁毅与苏檀儿之间的关系,将其转化为以轻喜剧和甜宠剧相结合的新类型;第三,对不符合现代女性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不仅较大幅度修改了原著中宁毅与其他女性之间的亲密情感关系,甚至略带戏谑地设置了以女为纲的“男德学院”等。更为重要的是,为适合影视剧表达的需要,以及为续集提前埋伏线索,将原著围绕人物为中心的单线推进、层层升级的情节模式改编为主线与副线齐头并进的情节模式,如武都线、江宁线与霖安城三线交叉。

这种改编,尽管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各种类型受众的需求,但却内在地伤害了故事原有的结构逻辑,削弱乃至纂改了原小说由之产生的精神价值取向。

事实上,该类型小说的叙事逻辑、快感模式与其价值内核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整体性。叙事逻辑由人物个体与家族、宗派出发,进而由一家一地到国族、天下,空间移变、境界提升和价值重建,与世界观的逐级进阶是同步呼应的。比如小说《赘婿》中随着宁毅在江宁、杭州、梁山等空间的转换,叙事的重点也发生变化,宁毅从原来甘于小富即安的赘婿富商,到逐渐被动卷入变革再到主动谋变,在此过程中展开对中国古代儒家治国、侠道江湖等价值观的思考与社会发展理念的重构。以人物为中心,单线推进层层升级正是适应这一叙事的需要。而题材和类型的内在融合,也往往因故事发生的情境、人物成长的层次以及欲望快感的分阶而得到较好的处理。

《赘婿》

《赘婿》剧照

同名网剧改编的问题就在于,将小说复杂世界观进行简化、对单线叙事的情节模式的打破以及为迎合观众所进行的类型转换,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对原小说复杂的历史社会内涵和价值意义的破坏。

其后果就在于:一方面,多线交叉、齐头并进式的情节模式的重构,使小说中人物居于一城一地所形成的叙事单元及其爽感价值模式的相对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题材类型的不统一。如宁毅、苏檀儿的甜宠轻喜剧所带来的整体基调,因为霖安城中的动乱、武朝与靖国之间的战与和之争,而带来割裂。有不少观众就因为女主苏檀儿在多集中消失不见而表达不满。

另一方面,由于复杂叙事的退隐,导致原小说爽文模式中所包含的价值观误区和难题得以凸显为主要矛盾,成为难以平衡的原著粉与新观众之间所可能激发的评价分歧。在网剧播放期间,几乎所有媒体评论都聚焦在其迎合女性受众所进行的符合现代女性价值观的改编,能否真正改变其内在本质上的男性视角的问题。

因此,对历史、穿越、玄幻类网文大IP的改编而言,任何削弱原著宏大世界观设定与深厚的价值意义的做法都将得不偿失。它是网文人物行动、情境转换与人格成长、境界提升的关键。只有在充分尊重这一关键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改编,才能保持叙事逻辑的统一。有近87万人次在单一评分网站给出8.0分的《庆余年》,很大程度上正是对以叶轻眉、范闲等所代表的精神价值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有限改编。而像《将夜》,尽管其情节貌似忠实于原著,但由于将“穿越”改为“少年成长”在本质上疏离了原著的精神导致口碑下滑。而《赘婿》的不甚成功,则是改编太大,类型转换带来了叙事逻辑的内在割裂与快感模式的难以统一。此外,对网剧每一季的情节规划显得异常必要。只有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一季播出内容在叙事单元与快感模式上的统一性,并在原著整体风格基调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类型模式,才有可能带来观众对内容的深度认同。

由此可见,尽管尽可能扩大受众可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在尊重固有类型受众的基础上先将内容做好。

(郑焕钊 作者为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上一篇:朱媛媛:从“最佳女主”到“黄金配角”的转型范本
  • 下一篇:奇幻剧如何打开想象力消费的广阔空间